造紙行業(yè)2016年開始的調價風潮,在進入2017年后愈演愈烈并且開始出現分化。之前價格已經接近翻倍上漲的包裝用紙,在消費淡季來臨之前終于開始下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庫存也已經放大。但文化用紙在春節(jié)前才剛進入漲價的第二階段,新一輪的漲價即將出爐?,F在看來,對于去年基于市場需求和原材料供應狀況的價格走勢,各主要廠家都有不同程度的誤判,改變方向的主要推手來自于對落后產能的進一步淘汰,在這一年各中央督導組的直接干預,在造紙業(yè)得到了極大的落實并還在持續(xù)發(fā)酵,前所未有的控排力度對小廠的關閉乃至霧霾嚴重時對大廠的限產,最終導致了市場供求形勢的急劇轉變。
不同于以往的價格波動,作為文化用紙生產加工鏈末端的復印紙,在本輪價格波動中已經緊緊的和雙膠紙的價格走勢聯系在了一起,廠家在調整復印紙產品價格時,已經沒有那么多的考量產品市場特性,而是更多的考慮工廠整體貢獻結構乃至成本上升速度。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的“喊價”開始,到中期羞羞答答的100又100的不斷推進,直至年底時開始瘋狂的大幅跳漲,心態(tài)隨環(huán)境的變化表露無遺。
如果說春節(jié)前各主流廠家的價格調漲還是屬于對供求關系的基本反應的話,春節(jié)后的價格調整就更多是基于成本上漲所帶來的。與去年同期相比,國內現貨市場針葉漿價格上升了25%,闊葉漿上升了30%,煤的價格基本翻番,運費也上漲了30%,復印原紙的總體生產成本上升了1000-1200元/噸,這還不包括復印紙包裝材料的成本30%的上升。廠家當然希望盡快消化掉成本上漲的損失。
當然價格不可能這么一路走下去,漿和紙都已經開始在陸續(xù)的釋放新產能,霧霾季節(jié)的結束也會讓紙廠有較多的開工,每一次的價格掉轉都是在需求下降的傳統淡季,本輪也不會例外。只是這次不大會出現大幅度的價格跳水,一是因為各種制造成本已經頂在這里且即使松動也會有一個不短的過程,工廠短期內調整空間并不大;二是造紙業(yè)近些年來價格確實處于過低水平,此次漲價也是價格的一個合理回歸。另外造紙業(yè)經過本輪的環(huán)保監(jiān)控,落后產能的淘汰,使得主要廠家的復印紙供應量已經占到總體的60%以上,市場集中度較高,大廠已經具備一定的話語權,當然會保護這來之不易的果實。當然在淡季來臨的時候,各廠家分產品分地區(qū)的各種形式的補貼,促銷甚至一定程度的降價還會出現,但是一旦挺過8月,加上行業(yè)環(huán)保監(jiān)控還將持續(xù)產生新的效果,總體價格水平將可以一路保持到年底。